阿司匹林的作品集 - 玄幻小说 - 摄政王的末世小农妃在线阅读 - 摄政王的末世小农妃 第382节

摄政王的末世小农妃 第382节

    去看大夫,大夫也说小两口身子都好得很,别紧张,孩子这东西,放宽心,该来的时候自然就来了。

    结果府里头的老祖宗还是一个劲的催,又过了半年,老祖宗见新媳妇还没开怀,直接自己做主给纳了两房妾室回府,还说了,谁先第一个生下孩子,就赏她五百两银子。

    然后两房妾室是牟足了吃奶的劲,各使出本事来勾引安淮伯府上的小公子,好家伙,最后是连一些房中助兴的香,助兴的药都给用上了。

    最后,那小公子夜夜笙歌,学业荒废了不说,最后更是助兴的药吃多了,死在了其中一个妾室的肚皮上。

    老祖宗那叫一个悔啊!

    小公子在出丧的时候,他的正头夫人悲伤过度,又被妾室冲撞,跌在了棺材一角,竟然见了红。

    这一来,安淮伯府的人才知道,原来这正头娘子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,甚至,都能看出是一对双胎——

    只是,这么一撞,孩子最后也没保住。

    等于是,这小公子直接绝了后。

    安淮伯府的老祖宗一下子就病倒了。

    太夫人在一旁听了这个故事,觉得自己虽说也想早日抱上重孙,但她定然不会像安淮伯府的老祖宗那样不近人情,执念于让孙媳妇早日开怀。

    眼下她是生怕给庄云黛半分压力。

    陆霁青可是说过了,这辈子只有庄云黛一个女人。若是庄云黛不能生,那八成,这一脉也是要绝后……

    太夫人打了个寒颤。

    一时间倒是也顾不上挑温常的刺了,只是满心想着,她库房里还有哪些滋补养身的好东西,可以给庄云黛送过去。

    陆优辰跟温常的亲事,就这么订了下来。

    陆优娥只要一想到那日她嫌恶的跟温常说,她已经订亲,让他别纠缠的场面,她就又臊又恼!

    这份恼意,陆优娥全都转移到了陆优辰身上。

    甚至,只有在园子里遇到陆优辰,陆优娥总爱阴阳怪气的说几句什么「有些人专挑旁人不要的来捡」,故意来刺陆优辰。

    陆优辰也不搭理陆优娥,满心欢喜的开始在家待嫁。

    陆优娥很快也顾不上去拿话刺陆优辰了。

    因为,这正月一过完,太夫人便告诉他们,年已经过了,为着家中小辈的亲事,她又特特延了一个月,眼下是该来分家了。

    ——分家。

    这两个字,对于永国公府其他两房来说,其实是个噩梦。

    二老爷还有了些旁的想法。

    他挑了个没人的时候,跟太夫人嘀咕,说是大房的大侄子已经有了摄政王的王位,那他身上永国公的爵位岂不是就有些浪费?

    倒不如把这永国公的爵位给了二房。

    这样,大房二房就都有了爵位。

    气得太夫人拿起手边的杯子就直接丢向二老爷!

    “什么话!”太夫人骂道,“这爵位,给了你,还不如让太后娘娘直接收回去!这几年,除了你后院那越来越多的女人,越来越多的庶子庶女,你还做出什么功绩吗!若非你是我亲子,眼下我就让人把你赶出去!”

    到底是亲娘,二老爷陪着笑,又哄了会儿,见太夫人神色稍缓,他这才又小心翼翼的试探道:“娘,不是儿子说,儿子虽说是个没用的,但那不是因着咱们永国公府要藏拙吗?儿子也不敢再在官场上争些什么,免得引来了猜忌。儿子也是为了这个家,牺牲了前途啊!”他诉着苦,一边抹着泪,“旁的不说,你就看风儿。风儿前些年一直吊儿郎当的,何尝又不是怕咱们永国公府的年轻一辈光芒太盛,惹来旁人猜忌!若非眼下大侄子当上摄政王,太后娘娘跟皇上也在宫里稍稍站稳了脚,风儿哪里敢露出半点才干来?可怜我的风儿,那些门当户对的千金们都觉得他是不靠谱的,不肯嫁他,他身边至今也就只有一个外室,跟一个外室生得女儿……娘,我的风儿,苦啊!”

    第582章 三房分家

    太夫人被二老爷这悲戚的语调,勾得也有些感怀。

    人上了年纪,就是容易心软。

    太夫人叹了口气:“阿风这些年,确实也不容易。这样,我名下有个玉器坊,本来想留着傍身的。到时候额外给阿风,就当是给阿风娶媳妇添的心意了。”

    二老爷赶紧跪了下去:“娘,那玉器坊是您养老的,儿子再没钱,也没那么混账,抢老娘的养老钱……儿子就是想着,到时候分了家,大侄子一家子是不是要搬到隔壁摄政王府去?那,到时候风儿娶亲,能不能还在这永国公府里住着?这样,也能省下一笔重新购置宅子的银钱。”

    太夫人微微皱了皱眉,显然是有些犹豫。

    倒不是她小气,着实是既然分家,那二房就成了永国公府的旁支。

    但要是还住在永国公府里,这又像什么话?

    可是拒绝吧,这么多年阿风确实也不容易。

    二老爷还在那叹气:“风儿这些日子当值也当得极好……儿子还想着,趁着这势头赶紧给他说一门靠谱的亲事。娘,风儿年纪也不小了。”

    太夫人心又软了下。

    她犹豫了下:“那我回头跟阿青他们夫妻俩商量下。”

    二老爷不敢再多说一句,他怕再多说一句,他就要控制不住满心的欢喜笑出声。

    眼下先住在永国公府,回头等把老太太伺候的心再软一些的时候,再说一说这承爵的事。

    说不定就成了呢?

    他一开始还是太心急了!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到了晚上,太夫人找来陆霁青庄云黛,说了这事。

    陆霁青神色平静。

    他跟黛黛住在摄政王府,太夫人是要住在这永国公府的。

    有旁人在府里住着,他也放心。

    但,这旁人,绝不能是因着小妾跟正室别风头,便闹得满城风雨的二叔。

    陆霁青看了一眼庄云黛。

    夫妻一体,庄云黛似是知道他心中所想,略一点头,朝着陆霁青无声的笑了下。

    陆霁青眼中一暖。

    他这才同太夫人道:“祖母,永国公府向来是只有永国公一脉,才能居住。不过,这些年,三弟确实不容易。他若是成亲,要继续住在府里,我没有意见。相反,我还要谢谢三弟,能帮我就近照顾祖母。”

    太夫人脸上便露出几分喜意来。

    只是,还未等笑意完全显出,陆霁青便又道:“只一点,二叔与二婶,都不是省心的。再加上二叔后院妾室众多,若是再住在府中,也甚是不妥。”

    太夫人有些迷糊:“你的意思是……”

    陆霁青平静道:“我的意思是,三弟一家住可以,但二叔二婶以及其他人,却是要搬出去。一来是先前我所说的,二叔后院人数众多,分家后再住在府中不是很妥当;再来,二叔若是一家子还住在府中,那三叔一家子又该当如何?”

    陆霁青这话也是在理。

    三老爷是庶支,不是太夫人亲生。

    但太夫人是个合格的嫡母,最起码这明面上,对三房也没什么亏待的。

    若是分家之时,大房跟三房搬了出去,二房留在府里,岂不是有厚此薄彼之嫌?

    太夫人这样一想,也不由得点头。

    她叹道:“我上了年纪,许多事都想得不周到。你这般一说,倒也是提醒了我……就如你所说,到时候若是阿风愿意留在府里,那便留在府中便是。”

    枝繁叶茂的一大家子,很快就要人走楼空了,太夫人一想,也是伤感得很。

    但树大分叉,人多分家,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

    若是想使得永国公府这艘大船,继续稳稳的航行下去,把一些不必要的枝杈修剪出去,是必然的一条道路。

    太夫人神色有些恹恹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永国公府是庞然大物,分家的话,也不是一项小工程。

    好在,庄云黛接手中馈这两个多月,几乎是把府里都给调理了一遍,资产也细细的犁过。到了要分家的时候,倒是比想象中的要简单的多。

    明面上那些产业,都很好分割。

    陆霁青身承大房这一脉,是嫡脉,再加上又承挑宗嗣,自然应该分得最多。

    其次是二房。

    最后,是身为庶支的三房。

    产业几乎是按照四三一,这样的比例分好的。

    最后两成,是太夫人的傍身资产,她愿意给谁就给谁。

    只是,二老爷二太太一听说陆霁青只允了陆霁风成家后留在永国公府,那犹如是晴天霹雳。

    他们倒是也想要闹,陆霁风道:“确实,爹娘都在府外,只留我一人在府内,也不太好,倒不如我去跟大哥说一说,我同爹娘一道出府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二太太一听,这哪里肯让儿子去说!

    他们二房有人留在府里,这是他们二房受惠啊!

    更何况留下来的人还是她的亲儿子!

    二太太思来想去,觉得还是儿子的前程更重要,再加上反正女儿的亲事也定了,忍痛答应了这一条。

    二老爷则是转念一想,儿子能留在府里也好。到时候他打着看儿子的旗号,回府还不是跟回家一样?

    那长期以往,到时候还不是能磨得太夫人把爵位的事再重新考虑下?

    这般一想,二太太跟二老爷都老实了。

    永国公府分家分得很利落。

    太夫人主持着开了祠堂,在宗亲族老的见证下,把永国公府三房给分了家。

    陆霁青跟庄云黛在分家后的第二日,便开始往摄政王府搬家。

    陆优雁陆优辰等,虽说是陆霁青的亲妹妹,但到底还属于是永国公府的嫡小姐。

    哥哥嫂嫂分府出去住,小姑子可以过去住。但总不好说,直接在摄政王府出嫁。

    她们身上的名头,还是国公府小姐。

    像是大房其他两个没成亲的庶子,也留在了永国公府。

    陆霁青与庄云黛彻底搬到摄政王府那日,摄政王府那边放了一万响的鞭炮。